首页 >  实时讯息 > 

劳动者之歌丨全国先进工作者、沈体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教练员徐梦桃:为了赛场上的十几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06:13:00    

“五一”假期,清晨的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训练馆里,国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集训队的10名运动员正在进行体能训练。“大部队”中,刚刚接受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的徐梦桃身影格外醒目。

徐梦桃登上巨大的银色平衡架,高举双手单腿屈膝站在波速球上。随着平衡架升降,波速球不断晃动,她努力调整着重心,保持平衡……这种针对一个动作反复“磨”、仔细“抠”的高强度体能课,一上就是两三个小时。“动作看起来都一样,但每块肌肉的发力和微小的细节都要力求完美。”徐梦桃笑着说,“每一次都要比上一次做得更好。”从12岁开始练习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这样的“魔鬼训练”她已坚持了23年。

在这项被称为“雪上体操”“空中舞蹈”的极限运动中,运动员要在十几秒内滑行、加速、起跳腾空,完成一系列技术动作后平稳落地。徐梦桃说:“我的整个运动生涯就是围绕着这十几秒展开的。”而她没说的,是运动员需要将身体抛向18米空中,俯冲时速可达70公里,下坠时身体承受7倍的重力加速度,一个简单的空中转体动作,也要重复上千次才能成型。

从省队到国家队,再到国际赛场,当年那个在日记里写满“桃桃第一”的小女孩,把梦想刻进了风雪,也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刻度。作为中国首位雪上项目全满贯选手,徐梦桃四战冬奥会,为中国女队实现了该项目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

几行字就能概括的荣誉背后,是徐梦桃二十几年如一日、训练近乎苛刻的坚持,是3次与冬奥会金牌擦肩又第四次站上赛场的拼搏,是经历4次大手术后站上跳台从零开始的勇气。

为国争光的信念、对冰雪运动的热爱,支撑着徐梦桃一次次起跳腾空,拼搏成为她的“肌肉记忆”。从12岁到19岁,徐梦桃全速成长。2007年,她为中国队赢得第一个世青赛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冠军,两年后,她拿到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那时,我的目标就是冬奥会的最高领奖台。”徐梦桃说,“只是我也没想到,这条夺冠之路这么坎坷。”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徐梦桃仅位列第六。2014年索契冬奥会她遗憾摘银,2018年平昌冬奥会未能进入决赛轮……与之相伴的,是她2次韧带撕裂,先后4次接受大手术,腿部植入4枚钢钉、膝盖70%的半月板被切除。徐梦桃在伤病与赛场之间进行着一场场“极限拉扯”。

一串串伤病数据不曾击垮这个铁打的东北姑娘,为了恢复到最佳竞技状态,体能训练时杠铃在她肩膀上压出一道道瘀血,手掌的老茧上又添新茧。每次做康复,徐梦桃还会主动选择“加量”,最高强度电极片带来的电流从头到脚穿透肌肉,“又疼又麻,感觉随时随地全身都要爆炸。”徐梦桃说。

俯冲,滑行,空中转体,稳稳落地……2022年2月14日,打着钢钉带伤出场的徐梦桃,凭借一套难度系数达到4.293的动作,摘得北京冬奥会的金牌!

不怕伤痛,越挫越勇,徐梦桃用追求卓越的执着、永不言弃的坚韧,为劳动精神写下生动注脚。看着伤痕累累的右腿,她说:“这是我战斗的勋章,青春最美的模样,就是在最寒冷的季节,保持最炽热的奋斗激情!”望向米兰,徐梦桃对自己的第五次冬奥会充满期待,“全力以赴,卫冕米兰!”

(辽宁日报记者 白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