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面锦旗背后的暖心帮扶!新会区综治中心联动司法救助解民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9 19:18:00    

近日,江门市新会区检察院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钟伯,一位满脸沧桑的老人,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郑重地交到工作人员手中。“感谢综治中心,感谢检察院,是你们救了我们一家!”

钟伯送锦旗到新会区检察院。 受访者 供图

他质朴的话语,不仅道出一个家庭的由衷感谢,也折射出新会区综治中心与检察机关通过联动协作,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的暖心故事。

这一切还要从今年初说起。那天,钟伯惴惴不安地走进江门市新会区综治中心求助。“听说,这里能帮我。我家里遇到了诈骗,家里越来越困难,实在没有办法了。”钟伯跟工作人员说道。

检察官向钟伯了解情况。 受访者 供图

工作人员很快了解到:这个家庭正面临着多重困境。钟伯的妻子黄某患病无法工作,儿子需要长期服药,全家仅靠钟伯务农和打零工维持生计。钟伯一人年纪渐老,靠务农、打散工,起早摸黑也仅够维持家庭开支。家庭脆弱得经不起半点风浪。

然而,更雪上加霜的是,一场诈骗,让这个原本就困难的家庭更遇“晴天霹雳”。

2024年4月,钟伯认识了吴某,吴某谎称可以为钟伯儿子办理赴澳门工作的手续,以“介绍费”“劳工证办理费”“征信处理费”等名义不断索要钱财。

急于为儿子谋出路的钟伯信以为真,向吴某微信支付及转账共计9.5万余元 ——这笔钱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还让他欠下 3.5 万元外债。吴某将骗取的钱款尽数挥霍,即使后续被判处有期徒刑,也根本没有退赔能力。

今年2月,吴某诈骗案移送新会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办案检察官在审查过程中敏锐地发现被害人钟伯因案致困,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第一时间将线索移送该院第六检察部。

与此同时,钟伯所在镇的综治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也了解到该情况。得益于新会区综治中心与检察机关建立的工作对接机制,网格员及时引导钟伯来到综治中心检察服务窗口反映诉求。

“我们在综治中心专门设立了检察服务工作室,通过明确检察服务范围、加大宣传力度,让司法救助职能更加清晰可及。”新会区综治中心负责人介绍,这一机制有效实现了线索双向流转、快速响应。

新会区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及时受理了钟伯的司法救助申请,检察官先后走访其居住地村委会、派出所,并专程到钟伯家中核实经济状况。

为最大限度缓解困难,新会区检察院联合江门市检察院启动两级联合救助,及时发放救助金,解决了钟伯一家的燃眉之急。

然而,检察官并未就此止步。在后续跟踪中,他们发现钟伯家庭还面临另一个难题:因其妻子黄某存在“双重户口”问题,低保申请受阻。原来,黄某另有一个较早登记的户口,个人信息存在差异,根据规定必须取消现用户口,导致本地低保无法通过审批。

“我和妻子结婚后就把户口迁到本地。这么多年来的工作、生活都在本地,我妻子又说不清外地户口的情况,现在取消户口,福利待遇都没了,以后生活怎么办?”钟伯的焦急,检察官看在眼里。

为实现长效帮扶,新会区检察机关立即启动多元协调机制。通过区综治中心,检察官协调当地派出所详细了解“重户”情况,带钟伯到户政窗口咨询办理流程。考虑到黄某无法到现场拍照,新会区检察院专门协调户政部门提供上门服务,帮她办理新身份证。

但问题接踵而至。由于新身份证号码与结婚证登记号码不同,必须补办结婚证才能迁移户口,而黄某因病无法前往民政部门办理。

协助钟伯办理其妻子的户口。 受访者 供图

然而检察官没有放弃,他们多次与民政部门沟通研究,最终明确可以委托办理补领结婚证。检察官和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详细指导钟伯准备材料,并发函至民政部门依法协助办理。经过多方努力,钟伯终于顺利将妻子户口迁回本地,为申请低保扫清了障碍。

案件办结后,检察机关延伸履职,发现原案被告人吴某有犯罪前科、吸毒史,且在缓刑考察期间有违法违纪行为,可能存在刑罚执行监督线索,遂将线索移送该院第三检察部。

经核查,第三检察部针对吴某在社区矫正期间违反监管规定和教育矫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向新会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发出检察官告知函,建议完善与公安机关的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管控,从源头上预防重新犯罪。

从司法救助到长效帮扶,从线索对接到社会治理,这起案件是新会区综治中心与检察机关深化联动、践行“解民困、纾民忧、暖民心”的生动实践。

据悉,今年以来,通过综治中心嵌入检察服务、网格员协同排查等机制,新会区实现了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有效衔接,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南方+记者 申红洲

通讯员 新政法

【作者】 申红洲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