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脚踏泥土,手握科技,心怀家国,用智慧与汗水浇灌出新时代乡村的万千气象。
2025年5月10日,《湖北日报农村版·农村新报》聚焦湖北大地上9位受表彰的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

他们从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课堂走向广阔天地,以创新为犁深耕沃土,以担当为旗扛起共富使命,以传承为火照亮治理新途,领诵新农人奔赴山海的宣言:农业大有可为,乡村未来可期!
请看详情
汉川王华斌 汈汊摆渡人——

珞珈山走出的钢城白领,31岁逆流转身,将汈汊湖的月色揉进产业长卷。执标准之尺丈量万亩虾蟹,以“汈牌”“千年湖乡”金印引领技术跃升,令汉川水产焕彩流光。
创琨鹏水产合作社,筑产、供、销枢纽,更化作乡村振兴的渡舟——产业为楫,育才作帆,千名新农人振翅于江湖。当鳜跃虾肥激荡荆楚,这位摆渡人依旧立于潮头,续写从渔歌向市场的现代传奇。
利川龙祥云 药乡筑梦师——

在武陵山的褶皱里,她将大黄种成致富图腾,368亩初心燎原3.8万亩春山,车间药香浸透3000药农笑纹。
执科技之刃,重塑“土疙瘩”命运——34项专利破开冻土,“楚黄一号”于试管萌发,院士工作站的灯光洞穿深山雾霭。曾经的扶贫车间里,锄头与移液器合奏产业交响,“利川大黄”烙刻地标印记,药企订单如候鸟栖落青峦,大山女儿将苦涩根茎,熬煮成乡村振兴的蜜酿。
仙桃田习姣 葡园藤绘师——

从流水线的机械节拍,到葡萄藤的有机生长,她把下岗阵痛酿成江汉平原的甜蜜。20年躬身,以三膜覆盖法构筑水晶宫殿,富硒葡萄在沃土孕化星芒。
当农庄炊烟袅袅升起,21座庄园如珍珠缀野,40万年薪焐热留守人掌心,藤蔓间织牢农旅经纬:观光园是立体的诗,采摘园是流动的画,每串葡萄都饱含振兴韵脚。这位藤蔓诗人,用晨露般的匠心,把人生断章续写为大地颂歌。
赤壁田淑娴 生态司音者——

以微生物为指挥棒,硕士新农人在赤壁沃野排演生态交响:稻穗垂首谱五线,鸭群游弋跃音符,虾影潜行奏低音,减药80%是土地的深呼吸,减肥60%是生态的浅吟唱。
当鸭稻米裹露香叩开市场,无抗鸭蛋化作都市餐桌银月,田畴里微生物军团正书写产量与品质的双重变奏,良田良种良法良技的和音,让每寸水土都是绿色农业的活态诗行。
武穴杨愉锐 沃野新旗手——

从天安门国旗护卫到荆楚沃野守望者,他将橄榄绿淬炼成振兴薪火。10年退役路,驾农机犁开千亩荒原,以科技为墨书写现代农业诗篇——工厂秧苗翻绿浪,机械臂替弯镰,瘠地亩增三百金。
执掌村庄,串联社企农织就共富纽带,托举45户越贫线;创农机学堂传技,铺星光坦途,以路灯照亮小康梦。90后领航者以军魂风骨,在故土播种不凋的春晖。
张湾余盛林 雾岭点翠匠——

蛰伏深山十八秋,以茶为墨绘就振兴长卷。古法技艺淬非遗明珠,专利为刃剖财富密码——六类茗香携绿标,九枚商印烙匠心,千户茶农收成涨三倍。执“德治积分”为尺,100场夜话化星火,将散沙人心聚成30万元集体收入背后的汗滴和掌声。
昔时问题村,今朝示范标,青峰献金叶,村民口袋与精神共盈。80后茶匠以科技涌泉、文化沃土,在秦家坪育出满山不褪色的春意。
潜江郑青龙 红锚定湖者——

以党旗为桅,他在水乡升起振兴红帆。创名书记工作室锤炼“头雁阵”,党员淬成金锚,锁定千亩虾稻碧波。合作社织共富网,农机破冻土,钓虾游园溅起农旅碎银。拆棚拓廊筑亭榭,“1+10”工作法砌人心为白墙黛瓦;夜话孵育新乡约,文明新风与龙虾共舞。
昔时泥洼渔村蜕成国字号示范,村民钱袋鼓如六月虾塘,精神家园绽若夏莲。以党建红绳串产业珠链,70后掌舵人为郑家湖佩上永恒的翡翠绶带。
石首徐锋 田园架构师——

从实验室精微量度到江汉沃野,他以瓜蔬作笔,在泥土里写下现代农业狂草。十年垦拓,35星火燃作358炬——首创土地入股社,农人紧握股约,凭“瓜—瓜—菜”复种密钥,启开亩收2.6万元宝匣。
党支部领航,千亩荒畴化鄂湘共舞绿绸,3万亩瓜藤缀3000户脱贫甜果;田垄嫁接产、供、销虹桥,合作社根系深扎37村,托举5000人跨越贫壑。
天门梁红清 “薯道”开山人——

于江汉平原沃野,执党建火炬劈开岩层,凿出薯香漫道的产业蜀途。
廿载躬身,将党支部锻为开山钎,党员淬作产业链铆钉,以“合作社+农人”夯歌唤醒5000亩薯田,雪浪涌向全自动线,凝铸自有品牌星辉。创“马铃薯—黄豆—娃娃菜”一年三熟模式,让60%农户钱袋鼓若秋仓。自“一村一品”金碑至流水线吞吐现代农经,薯道蜿蜒,荒坡终现通天途——何场马铃薯片,嚼碎便是春风破土的脆响。
星光不问赶路人
沃野自有后来者
以他们为炬
来吧,万千荆楚新农人
在泥土中深扎理想
在汗水中浇灌希望
让每一寸土地
都生长出共富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