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衡阳县井头镇:移风易俗“三字诀”催开乡村文明花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6 17:41:00    

红网时刻新闻5月16日讯(通讯员 王青 张端春 李良)“这钱留着给村里修路,比摆酒席更有意义!”在衡阳县井头镇,原福岭村党支部书记宁文吉喜逢80大寿,婉拒子女摆酒祝寿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宁文吉老人主动将14万元寿宴资金捐赠用于村道建设,更是立下过世后“不设灵堂、不搭戏台、一切从简”的遗嘱,为全镇移风易俗树立了榜样。

这背后,是井头镇近年来锚定“减负担、增温度、树新风”目标,打出宣传引导、制度约束、示范引领“组合拳”,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井头镇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立体宣传传播文明新理念。井头镇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推送移风易俗相关政策解读、典型案例。组建“文明宣讲团”,开展田间微宣讲、屋场恳谈会等活动200余场,用群众身边事讲清“天价彩礼伤感情、大操大办增负担”等道理,并组建19支广场舞队、村歌合唱团,把文明新风尚编成歌舞节目,开展主题巡演90余场,让群众在茶余饭后接受思想熏陶。

围绕移风易俗召开屋场恳谈会

制度约束树立文明新规矩。该镇引导全镇32个村(社区)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婚丧嫁娶、人情往来标准等纳入其中,成立由德高望重、热心公益的村民组成的红白理事会,建立“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评议”机制,有效遏制了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让文明新风在井头镇落地生根。

提倡红白喜事简办

先锋示范带动文明新风尚。井头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近年来带头简办红白喜事800起,平均每起节省开支3万余元,直接为群众减少经济负担超2000万元。同时,井头镇积极挖掘“文明家庭”“好儿女”“好婆媳”等身边典型,文明新风蔚然成风。

“这场始于‘面子’的改革,正在重塑乡村振兴的‘里子’。”井头镇党委主要负责人表示,推进移风易俗不仅为老百姓减轻人情负担,邻里关系也更加和谐了,井头镇将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之花绽放得更加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