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丁洋涛】9月3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5年8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0.9%,环比回升0.4个百分点。分项指数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物流服务价格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在50%以上扩张区间。上述诸多数据,释放了啥行业信号?
供需联动扩张,需求回暖与区域均衡发展双重驱动
发布内容显示,8月份,随着促消费、稳投资、保民生各项政策逐步落实,产业链供应链加速联动,需求持续向好,物流业务总量和新订单业务量增速较快,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增长,物流景气指数保持明显扩张。企业相关指数显示,企业微观活力稳步改善,经营情况有所改观,预期指数保持较高景气区间。

对此,河南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秘书长李鹏认为,虽然8月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业旺季,但行业实现的业务增量仍处于正常区间,具体到河南,整体表现为业务增长,但企业收益水平有待提高。
从指数中可以看到,物流业需求端持续释放。新订单指数达到52.3%,连续7个月扩张,表明物流需求的内生动力增强。具体来看,暑期文旅消费、电商促销(如应季果蔬、户外休闲用品订单环比增长近5%),以及产业升级(汽车零部件、电子元器件制造物流需求增加)共同拉动了业务总量增长。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快递业新订单指数均超过55%,多式联运和水上运输需求环比大幅增长,显示出不同运输方式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
区域均衡增长态势明显。东中西部地区物流业务总量指数同步回升,东部、中部、西部分别增长0.1%、0.6%和0.3%。这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如中西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密切相关,例如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达到55%左右,较上年同期高4~5个百分点,为物流网络下沉提供了硬件支撑。
企业微观活力改善,物流价格回升、盈利结构优化
目前,物流行业竞争格局从“低价内卷”向“效率驱动”转型,服务价格与利润边际逐步修复。
其中,物流服务价格指数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铁路、道路、水上运输价格均有所改善,尤其是水上运输因国际航线需求好转,价格回升幅度较大。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小型和微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均回升0.2个百分点,大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落0.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0.2个百分点,小微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盈利差距继续缩小。
另外,行业运营效率与资金周转也逐步优化。
库存周转次数指数和资金周转率指数均保持在扩张区间,反映出供应链响应速度加快。例如,道路运输企业实载率环比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业务量持续回升,辐射效应增强,这与数字化物流平台普及、仓储自动化升级等技术投入密切相关。
8月份,主营业务利润指数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小型和微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均回升0.2个百分点,大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落0.4个百分点,中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指数回升0.2个百分点,小微型企业和大中型企业盈利差距继续缩小。
以快递行业为例,为避免“价格战”给快递企业发展带来恶性竞争,近期,国家邮政局采取多项举措,严厉打击快递费低于成本价的不合理行为,快递行业纷纷响应,多地陆续上调单票价格,保证企业利润。
政策红利与市场预期双轮驱动,物流行业信心上涨
政策支持的连续性与市场预期持续向好,对物流行业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8月份,物流行业政策落地显效。促消费、稳投资政策(如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直接带动了3C产品、大件物流需求,而保民生政策(如农产品供应链保障)则推动了冷链物流和城乡配送网络的完善。此外,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减少了区域壁垒,东中西部物流协同效率提升。
在今年8月份举行的2025餐饮/新茶饮冷链创新解决方案百人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当下,餐饮连锁化率突破23%、新茶饮即时配送需求激增,冷链物流的“物理覆盖”与“效率支撑”成为餐饮品牌规模化扩张的前提。
河南华鼎冷链仓配科技有限公司CEO王君表示,冷链不是龙头企业的“专属武器”,而是全行业的“基础设施”,应该通过普惠性赋能,让更多中小餐饮品牌享受到数智化红利,共同推动行业从“内卷”走向“提质”。
此外,8月份,物流企业预期保持高位。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5.8%,前8个月均值达55.4%,高于上年同期。这一乐观预期既源于政策支持的连续性,也得益于企业对消费升级(如服务消费、新型消费)和产业升级(如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链)的长期布局。例如,航空运输业预期指数达58.9%,反映出对跨境电商和高端制造物流需求的信心。
业内专家认为,50.9%的物流业景气指数不仅是物流行业自身扩张的信号,更是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消费潜力释放、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体现。总体而言,物流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其稳健表现为经济回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责编:刘安琪 | 审校:陈筱娟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