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高温天气持续,市民亲水活动增多,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7月21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处水域场所,发现部分市民在城市景观喷泉、公园湖泊及天然水域游玩时存在诸多不当行为,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场景一
城市景观喷泉戏水 谨防漏电风险
下午3时许,天府广场的喷泉区域,水流随着喷头的旋转变换着花样,惹来一众行人和旅客驻足欣赏。“妈妈,快看!水喷到我脸上了!”两个小孩举着遮阳伞遮挡水雾,随后他们像是发现了更好玩的事情,靠近喷泉围栏,掬水拍脸。一旁的家长不仅没有制止,反而举起手机记录这“欢乐时刻”。
喷泉的另一侧,几位观光客也正在被这份清凉的美景感染,由于靠得太近,水雾已经将他们的衣服头发打湿,但这并不影响心情。相反,其中一人干脆坐到了满是水的围栏上,开心地邀请同伴拍照打卡。
记者看到,就在他们坐下的喷泉围栏上,两块警示牌醒目地标明了“有电危险严禁嬉水”。在记者观察的半个多小时中,就有几人不顾警示主动与喷泉池内水流“亲密接触”,不过,大多数游客保持了距离,远远地欣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喷泉的水泵依赖电力系统,一旦线路老化或防水措施失效,极易发生漏电事故。因此,喷泉并非游乐设施,直接接触存在安全隐患。
场景二
公园划船脱救生衣 安全意识淡薄
下午4时30分,人民公园游人如织,游船码头风景如画,一汪碧水伴随着徐徐凉风,让人心情舒爽。此时,湖面上已经有不少游客正在体验划船项目。另外,不少游客也正在排队交费。在岸边,工作人员把救生衣发到每位游客手上,协助上船的游客穿好,并仔细叮嘱了各种事项。
然而记者发现,一些游客在划出一定的距离后,在工作人员看不到的地方,就脱下救生衣。“救生衣穿着不舒服,影响拍照,而且湖水不深,应该没事。”一位游客不以为然地说道。
“快快快,给你拍张坐在船头的照片!”蓝色游船上,年轻的夫妇正在怂恿孩子走到船头,摆出各种姿势拍照。这名看起不满10岁的孩子已经脱下救生衣,大人不仅没有制止,还笑着举起手机:“你要摆个好看的动作,对,就这样!”
记者在湖边观察了半个小时,发现大多数划船的游客全程穿好了救生衣,只有3组游客由于各种原因脱下救生衣,而这些人都是孩子与女士。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即便公园里水域较浅,若遇突发状况(如船只倾覆、突发疾病等),未穿救生设备仍可能导致溺水,尤其是小朋友更加危险。
场景三
天然水域野泳 不明情况暗藏危险
傍晚6时许,在成都西边的江安河边,铺满鹅卵石的河滩上,三三两两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沉浸式玩水。
他们带着水枪,在河道里吸水后相互喷洒躲藏,有的穿着泳衣从岸边跳下,在同伴的一片叫好声中随着水流往前游去。随后,岸上小朋友纷纷下水,扎了猛子又露出了头,看得人心惊。
不多时,岸边扎了帐篷的家长也忍不住了,在浅滩上光着脚,陪着孩子一起玩水。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河滩上有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带着游泳圈一个人戏水,他的家人正淡定地坐在不远处看手机。
记者随便问了一个小男孩:这里游泳危险,你家大人呢?他指了指岸边的帐篷,说“大人同意我来的”。
记者看到,该河段水面宽阔、水流湍急,河对面有铁栏杆围住,这边是绿化地,没有铁栏杆,仅用警示带缠绕,大人小孩一钻就到河边了。
“临边危险,河道水急,注意安全,请勿下河”,记者指着河边绿化带里警示牌上的告诫语问玩水的大人小孩,他们笑笑不答。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天然水域水文条件复杂,水温变化、水草缠绕等均可能造成意外,不顾警示擅自下水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